摘要 1、概述滾光是將零件和磨削介質一起放入滾筒中進行滾磨出光的加工方法。滾光時借滾筒旋轉產生零件與零件相互摩擦作用,達到清理零件表面的少量油污和銹以及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和粗糙不平等光蝕...
1、概述
滾光是將零件和磨削介質一起放入滾筒中進行滾磨出光的加工方法。
滾光時借滾筒旋轉產生零件與零件相互摩擦作用,達到清理零件表面的少量油污和銹以及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和粗糙不平等光蝕目的。其主要特點是產量高,質量穩定,適用于大批量,形狀比較簡單的零件,特別是小零件。
滾光的效果與滾筒的類型、轉速、磨料、溶液的性能、裝載量都有密切的關系。
2、滾筒
制作滾筒的材料常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多采用六邊形或八邊形的滾筒。
常用的有臥式封閉滾筒。零件和滾磨介質從開口處放入,進行水平旋轉滾光。這種滾筒最為廣泛。
此外還有臥式浸沒式滾筒。這種滾筒上有若干小孔。滾光時滾筒浸入液體介質中,進行水平旋轉滾光。其結構與滾鍍的滾筒相似。
為了提高滾筒利用率可將上述兩種滾筒分隔成若干小間,分別裝入不同零件一起進行滾光。
滾筒的尺寸主要指滾的直徑與長度。滾筒的直徑尺寸一般在300--800mm之間。要根據零件的大小、表面狀態、生產量來決定。
零件的裝載量一般控制在滾筒體積的60%--70%。裝載量過大,表面滾光不均勻,滾光時間長;裝載量過少,滾光作用過強,表面粗糙。
3、磨料與滾光溶液的選擇
(1)磨料 滾光時要加入磨料和滾光液。一般選擇的原則是:對材質較硬的金屬零件可以使用金剛砂、石英砂、乳石、鋼珠等;對于較軟的金屬可用鋸末、玉米芯、皮革碎塊等。根據金屬零件的性質和光澤要求選擇不同的磨料。
(2)滾光液 滾光液有堿性和酸性兩種。如果零件上有少量油污時,可加入少量的燒堿、純堿、肥皂、皂夾粉等物質或加入少許的乳化劑。如果零件表面有銹,可加入稀硫酸或稀鹽酸等,并加入少量的緩蝕劑。有時滾光也可以加堿和加酸交錯進行。
滾光液的加入量(即零件、磨料、溶液體積的總合)一般控制在滾筒體積的90%。
4、滾筒的旋轉速度和滾光時間
在一定的轉速范圍內滾光效果與轉速成正比。但轉速超過一定數值后,滾光效果反而會下降,或根本達不到滾光目的。因為轉速過大時,零件所受的離心力增大,會使零件貼在桶壁上,使零件相互之間的摩擦力減少;而轉速更大時零件從桶壁上跌落下來,造成碰撞使 零件變的粗糙。
滾筒直徑愈大速度應選得愈小點。
滾光時間依據零件的表面狀況和加工要求而定。一般采用1-3h,特殊需要時可從數小時延長到數天。
除以上普通滾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滾光方法有:離心滾光、化學加速離心滾光等。
目前國際上廣泛、普遍應用的光飾方法叫振動光飾。它是在滾筒滾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通過震動電機帶動容器作上下、左右、旋轉運動、以達到整平零件的目的。